附件2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
应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船舶工程系
2016年12月
目 录
前言...............................................................3
第一部分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4
1.就业地区流向及就业比例...........................................4
2.就业行业签约流向情况.............................................5
3.出国留学及升学...................................................5
第二部分 就业质量..................................................6
第三部分 就业工作特色..............................................6
第四部分 就业发展趋势分析..........................................10
4.1 就业率变化趋势.................................................10
4.2 专业对口率变化趋势.............................................10
4.3 就业形式变化趋势...............................................10
4.4 就业流向变化趋势...............................................10
4.5 就业发展趋势分析...............................................10
第五部分 对教育教学的反馈..........................................11
5.1 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2
5.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继续提升双师素质水平.........................12
5.3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13
结束语.............................................................14
2016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前言
为全面反映船舶工程技术专业 2016 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建立就业与人才培养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为今后的教学和就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编制本报告。本报告数据主要来源: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毕业生就业系统数据、《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2016 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 2016年12月31日。 使用数据主要涉及毕业生的规模和结构、 各专业就业率及毕业去向、就业流向等方面。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是我国北方唯一一所以培养船舶工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国有公办、省市共建、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国家骨干高等职业学院。学院创建于 1959 年,原隶属于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校园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国家级首山森林公园东侧,占地面积 728 亩,建筑面积 21 万平方米,目前全日制在校生 9300 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在校生 788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贯彻学院“依托船舶,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发展路径,秉承了“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立德树人、践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努力打造全国一流工匠” 的办学理念。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一个依托、三个对接”, 依托船舶工程技术中心,通过“工学交替”实现教学过程与船舶建造过程对接,通过“任务驱动”实现教学内容与造船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对接,通过“顶岗实习”实现学生身份与造船企业职工身份对接。其核心是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基于该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工学结合,按照相应岗位的职业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从而使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得到提升。
在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不断开发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形成了以船舶行业为特色、多行业并举、全国沿海沿江地区就业的新格局,打造了毕业生就业质量好、就业率高的船院品牌。面对 2016 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学院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积极开展职业生涯指导与就业指导服务,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巩固校园就业主渠道,并及时转向,拓展新渠道。确保 2016 届毕业生实现了高质量就业。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就业主要是在船舶行业,面对行业景气度低迷的严峻情况,船舶工程系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积极拓展非船就业市场,确保了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第一部分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 2016 届毕业生共计 260人,未就业8人。年度就业率96.9%。截止到 2016 年末,本专业还有8 人没有签订就业协议。主要影响因素如:对用人企业的工作条件、薪酬等不满意;不主动、不积极、等靠意思较强,等待家里找工作等。船舶工程技术专业2016 届毕业生签约类型具体见表1-1。
表 1-1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2016 届毕业生签约类型统计表
序号 |
就业类型 |
就业人数 |
比例% |
备注 |
1 |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 |
139 |
53.4 |
|
2 |
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
25 |
9.7 |
|
3 |
其他录用形式形式就业 |
79 |
30.4 |
|
4 |
出国 |
5 |
1.9 |
|
5 |
升学 |
3 |
1.1 |
|
6 |
入伍 |
1 |
0.4 |
|
总计 |
2016 届毕业生计 260人 |
252 |
96.9 |
|
说明:按照省有关文件规定,出国留学、升学、入伍纳入就业率统计。
1、就业地区流向及就业比例
本专业毕业生在本市、本省、船舶行业就业的学生数及企业类型,详情见表1-2。
2、就业行业签约流向情况
本专业毕业生从事人数最多的行业是制造业,占本届毕业生就业人数的79.6%,其余各行业的就业比均在 10%以下,详情见表1-2 。
表1-2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生源、就业地区及行业流向
序号 |
类型 |
人数 |
比例 |
备注 |
1 |
本省生源 |
229 |
88 |
|
2 |
本省就业 |
129 |
49.6 |
|
3 |
本市就业 |
72 |
27.7 |
|
4 |
国有企业 |
127 |
48.8 |
|
5 |
其他企业 |
117 |
45 |
|
6 |
船舶行业 |
182 |
70 |
|
7 |
制造业 |
207 |
79.6 |
|
8 |
居民服务业 |
14 |
5.4 |
|
9 |
建筑业 |
12 |
4.6 |
|
3、出国留学及升学
本届毕业生中,出国留学5人、 专升本学生3人, 占总毕业生人数的3% 。其留学和升学的原因主要包括:想获取更高学历,以谋求更好的就业平台;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家人建议升学;对专业知识感兴趣,想进一步深入学习;预计就业形势不好,想升学暂时回避就业低谷期。
第二部分 就业质量
学生就业质量主要体现在月收入、工作与就业对口率、就业现状满意度等方面。2016 年底,我们对 2016 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见表2-1。
表2-1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主要指标趋势(就业率、月收入、专业相关度)
就业现状满意度(%) |
月收入(元) |
专业相关度(%) |
2014届 |
2015届 |
2016届 |
2014届 |
2015届 |
2016届 |
2014届 |
2015届 |
2016届 |
52 |
64 |
67 |
3060 |
3178 |
3205 |
59 |
69 |
70 |
本专业2016 届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 3205 元,就业对口率达到70%,2016 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满意度为 67%。
第三部分 就业工作特色
1、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产教对接,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我们在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积极开展产教深度融合,校企互动。实现教学过程与行业企业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融教育教学、生产劳动、素质陶冶、技能提升、科技研发、经营管理和社会服务于一体。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把船舶企业典型生产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技术设备等引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环节,把船舶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融入骨干课程,聘请企业生产一线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等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与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工匠精神的打造,强调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但是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综合专业能力培养,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主动适应职业岗位变化、在职业生涯不同阶段长久发展的能力。
(1)根据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及行业、企业人才培养需求,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形成学习领域、构建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规律确定“一个依托、三个对接”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船舶工程技术中心整合校企双方的各种资源,设计和实施整个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与船舶建造过程对接、教学内容与造船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对接、学生身份与造船企业职工身份对接。通过“工学交替”实现教学过程与船舶建造过程对接。通过真实的“任务驱动”实现教学内容与造船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对接。通过顶岗实习实现学生身份与造船企业职工身份对接。
2、健全工作机制推进就业
贯彻落实“一把手”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 将就业工作作为考核系领导班子和办学能力的重要指标和内容。担负起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责任,紧紧抓住当前就业的关键期,扎实推进 2016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3、校企搭建多元平台,鼓励和扶持学生创新创业
制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案,明确服务方向,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学院“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创新创业实践。
4、加强就业指导服务
一是加强校园招聘活动,组织毕业生积极参加学院每年召开的双向洽谈招聘会和专场招聘会,推动学生积极就业。
二是重视学院招聘信息发布平台,引导毕业生积极使用手机方便地查询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同时组织辅导员积极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更加快捷、方便、高效和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
三是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及服务。
1)、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开展精品课教学活动。为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创业观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学院将职业生涯规划和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课作为必修课程纳入了教学计划,并在学时(42 学时)上予以保证。在大一设立职业生涯规划课(18 学时) ,大二下学期设立就业创业指导课(24 学时) 。组织精干的教学队伍,以职业生涯规划和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课为主渠道,全方位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
2)、积极邀请专家开展就业创业指导讲座。在学院大型双选会前期,组织开展就业指导专题讲座活动,提高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
3)、以全国、省市和学院内就业创业大赛及校内社团活动为契机,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互联网+”创新大赛、辽宁省“高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辽宁省“挑战杯——彩虹人生”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辽宁省“中普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等众多赛事。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就业创业”。通过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知行协会等多个社团组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5、创新就业创业信息化指导服务方式。
学院在就业网站上设立了就业指导专区,适时宣传介绍就业创业政策、就业创业方面的相关程序、就业形势、面试前要做好的准备、面试技巧、创业时的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建立了学院的微信平台和就业信息及指导微信平台,及时对学生的就业创业进行跟踪指导。在学生就业创业期间,由学院招生就业处教师和各系部就业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直接的个性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6、 以就业指导、心理辅导为主线,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通过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举办各种就业讲座、就业心理咨询服务、学长现身说法、企业招聘领导谈就业、就业指导教师现场个性化指导等形式多管齐下,引导毕业生就业时树立科学就业观念,合理确定期望值,理性选择就业行业和单位,积极参加各类招聘活动,成功就业与创业。要以就业指导教师和各毕业班辅导员、 班主任为主体建立了专兼职相结合的就业指导团队,在学生就业前和就业过程中及时进行个人简历制作、面试与求职技巧、签约指导、就业行业与单位分析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合理确定期望值,成功面试与签约。
第四部分 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1、 就业率变化趋势
本专业 2016 届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稳定,比2015届毕业生略有提高。详情见表4-1。
表4-1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主要指标趋势(就业率、月收入、专业相关度)
就业率(%) |
月收入(元) |
专业相关度(%) |
2014届 |
2015届 |
2016届 |
2014届 |
2015届 |
2016届 |
2014届 |
2015届 |
2016届 |
92 |
90 |
96 |
3060 |
3178 |
3205 |
59 |
69 |
70 |
2、专业对口率变化趋势
本专业 2016 届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基本稳定,详情见表 4-1所示。
3、就业形式变化趋势
就业方式和途径已经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大学生参军入伍、网上双选会、网上签约等新的就业形式和途径,更为学生顺利就业,实现人生价值,服务社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专业 2016 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主要有:协议就业(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或者通过第三方建立劳务关系等)、自主创业等灵活的就业方式就业、升学(专科毕业生升本科)、境外就业(出国留学)、其他兼职等非全日制工作形式等。
4、就业流向变化趋势
从表1-2可以看出,本专业 2016 届毕业生所从事的行业主要还是以船舶制造业为主旋律,这一就业分布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符合。
5、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行业分工细化是必然趋势,就业岗位呈现越来越多元化,学校学生的就业选择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择业观念,毕业生的就业行业范围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行业格局呈现多元化。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世界经济形势低迷、国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船舶行业景气度降低,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使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同时,“一带一路” 、“自贸区”带来的新契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了新的活力,“十三五”蕴含的新希望,又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学院积极开拓新的就业市场, 重点研究和判断国家发展战略和船舶行业布局调整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加大就业场市场开发力度,为国家重点建设输送高质量人才。
第五部分 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毕业生对教育教学的反馈,有利于不断完善学专业设置、招生计划、人才培养反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学院当前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成效,可为进一步提升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并为改善教育教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1、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调整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贴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能力本位、就业导向要求。依据人才成长规律和高职教育本质,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对高职高专人员的能力要求, 结合广泛的社会调研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对照岗位,将能力要求的专业知识和职业岗位技能分解到不同的课程模块和实践教学之中,并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标准,使每门课程和每一项技能训练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地位及任务得到明确。教学内容上,要注意知识的更新,让学生及时了解企业产品的最新生产工艺流程,使理论知识能够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教学方法与手段上,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学习潜能,通过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等方式,强化与创造性活动有关的方法、能力、素质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实际技能和专业素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通过举办技能大赛、邀请企业专家讲座、邀请优秀的学长回校介绍当前企业一线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等活动,形成“以赛促学”、“以会促学”的教学机制,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继续提升双师素质水平
培养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保障。通过开展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途径,实现人力资源共享,共同建设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保障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需要。
3、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1)、以项目和社团为载体,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推行“导师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讲座,以及各种竞赛、活动等方式,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群体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以社团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技能技巧大赛等活动。发挥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功能的形式,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2)构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建立渗透创业教育内容的教育课程,在课堂上可考虑采用创业案例进行教学,向学生直观、生动地展示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精神、创业方法、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创业意识,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启发学生的创业思路、拓宽其创业视野;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能力和品质。
结束语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做好高等院校就业工作,是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维护广大毕业生切身利益和提高办学质量、推进学院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未来一段时期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我系全体教职工将在院党委、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同心同德,凝心聚力,不等不靠,迎难而上,贯彻落实就业政策,改进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措施,内强学生素质,外拓就业市场,全力以赴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全面加强船舶工程技术毕业生教育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就业工作质量水平。